从定义来看,灾难就意味着发生前只有很小的或者几乎没有任何预告。无论灾难是由于供电过量、暴风雪或者其它不可预见的破坏,司最让公头疼的莫过于不可预见的破坏发生。但是,好消息就是:无论暴风雪多么地恶劣,我们都可以预先准备好应对策略。一个巩固的灾难恢复(DR)策略也就会平衡公司从一个灾难中恢复或者暂时关闭该业务这两种选择。
由于IT损耗所造成的数据损失被证明对于那些小公司非常关键,而且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比如,一份美国国防部文档管理委员会的研究发现,25%的经历了2-6年的IT损耗的公司都会立即破产,而且从一个长期的角度去看,还会有更多的这样的公司走向破产。
问题就是,如果这种破坏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是那个幸存者呢?还是那个走向灭亡的呢?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灾难恢复策略的核心就在于某种形式的数据复制??对重要数据进行复制和存储,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如果发生了某种大的灾难或者主站点遭到破坏,你可以重新恢复数据。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数据复制策略:一种是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策略;另一种是基于控制器的数据复制策略。
如果你的公司至今还没有采用其中的任意一种,一定要记住:从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策略转变到基于控制器的策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两种方式是不兼容的。每一种方法都通过不同地处理,并且使用完全不同的组件(从硬件到软件,或者相反)。如果你对于公司业务到底采用哪种方法比较合理没有主意,那么确信可以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建议者的指导。
基于主机的数据复制
基于主机的解决方案通常是被推荐给小公司使用的,因为它们是性价比较高的、也是可以采纳的最简单的系统。这种类型的解决方案在公司的操作层来实现,它是通过配对两台不同的服务器,让他们每一个都保存数据,确保冗余。在基于主机的系统的中,服务器可以在一对一的级别上进行配对,或者通过多个服务器到一个地理位置的方法来配对,这主要依赖于公司的需求和能力。
一个基于主机的解决方案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备份服务器可能被远程破坏,潜在地就减少了那种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的需求,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除此之外,它对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在服务器控件以及能耗两个方面。但是,有一点需要记住,基于主机的解决方案部署了不同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很可能每一个都需要一个版权。
基于控制器的数据复制
相比较而言,基于控制器的数据复制就会被大公司所采用,并且它包括了一个字节级别的数据复制,在一个存储区域网络(SAN)上,该SAN可以连接远程存储设备到服务器上,当出现本地连接时。比起基于主机的解决方案,基于控制器的数据复制更加昂贵,它的实现方法也有两种,而这两种实现方法也是各有利弊。
同步的数据复制:异步的数据复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镜像,会将数据自动地立即存储到不同的两个站点上,依赖于初始信息的确认。如果其中的一个存储设备失效了,整个系统会切换到另外一个站点上,并且没有任何数据或者服务上的丢失,如论它是在同一个数据中心上,还是在整个国家内。尽管这种解决方案看起来比起其它的选择要有优势,但是却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比如,同步的数据复制通常需要部署两个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甚远的两个站点,而这种距离就需要一种高速的链接来把两个地理位置联系起来。没有这个告诉链接,系统中就会产生数据延迟。
异步数据复制:基于控制器的数据复制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异步复制。和同步复制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存储于异步系统的数据以用户所描述的间断来复制到另外的一个站点上。这种数据延迟在业务上会有很高级别的危险,因为一但事件发生时,那些等待被复制的数据就会丢失。
在决定哪种数据复制的方法更加适合你的公司时,第一个需要决定的就是你的恢复点目标(RPO)以及恢复时间目标(RTO)。恢复点目标就是公司可以承受的数据损失的量,而恢复时间目标就是公司可以接受的没有关键业务应用的时间??最大的容忍时间。
如果一个灾难发生的时候,你的公司可以承受的最大的时间损失是多少?一个小时?一天?还是一周?那些需要立即恢复的公司就需要更多的预算花费在数据复制上,比起那些可以容忍几天或者一周的公司。
简单来讲,一个非常紧的恢复点目标可能会比较昂贵,但是一些小公司也必须来衡量,这种数据复制的投入和潜在的应对数据丢失的风险。很好地认识恢复点目标和恢复时间目标可以帮助你分配适当的资源,并且可以更加快速地制定策略。
要把这项工作彻底搞懂并且衡量哪一种系统才最适合你??数据复制对于不同的案例来讲解决方案也各不相同。当你对那种最坏的情况做计划是,考虑一下你的关键数据的需求以及数据怎样可以保证你免受紧急事件破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