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作为IT业界最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Tech•Ed 2010微软技术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Tech•Ed 是微软在国内第十六次举办,在本届Tech•Ed 2010技术大会上,参会者将与众多IT同仁抢先零距离接触云计算,众多国内外业内的顶级专家以不同角度深入描绘什么是“云”,第一时间领略微软公司在云计算领域最前瞻的技术及产品。
在12月2日的动手实验课程中,高金良老师主讲了Exchange Server 2010高可用性的体验,并带领学员做了相关的实验。
动手实验安排
会场情况(一)
会场情况(二)
随着电子邮件在工作场所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大,IT 部门承受的避免电子邮件中断和数据丢失的压力也在加强。为了帮助满足这一需求,Exchange Server 2010减少了部署电子邮件解决方案的成本和复杂性,为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器可用性和站点恢复能力。
高金良老师介绍,Exchange 2010新的高可用性体系结构建立在 Exchange Server 2007中推出的本机复制功能之上,为高可用性和灾难恢复提供了简化的统一框架,因而大大延长了最终用户的正常运行时间,提高了管理员的自由度,并且降低了组织的资产和运行成本。
高金良老师指导大家动手实验
学员机器界面
Exchange Server 2010在高可用性方面包含了一系列全新的功能,具体如下:
数据库可用性组:一组邮箱服务器,使用连续复制以提供各种故障(磁盘级、服务器级、数据中心级)的自动恢复能力。
数据库级的故障转移:Exchange Server数据库可用性组提供数据库级的自动故障转移,没有传统群集的复杂性。数据库级的中断(例如磁盘故障)将不会再影响服务器上的所有用户。由于数据库和服务器之间不再紧密捆绑,因此当磁盘发生故障时可以在数据库副本之间轻松移动。这种改变加上更快的故障转移时间(30 秒),显著提高了组织的整体正常运行时间。
提高了站点恢复能力:Exchange Server数据库可用性组通过简化流程将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复制扩展到存档站点故障转移,从而使实施站点恢复更加轻松。软件还对日志文件进行了压缩以缩短传输时间并减少网络带宽的使用。
更易于部署:管理员可以在初次部署后向Exchange环境中增加高可用性,无需重新安装服务器。小型组织可以部署简单的双服务器配置,以提供全冗余邮箱数据以及客户端访问和集线器传输角色。这些更改使得过去对企业来说不可能的高可用性现在唾手可得。
集成群集管理:Exchange Server数据库可用性组具有自动故障转移功能,但比传统群集的简单。Windows群集的成熟功能与Exchange集成在一起,对管理员来说是透明的。管理员不再需要掌握群集概念或处理单独的管理工具以使整个企业保持正常运行。
免备份支持:Exchange Server数据库可用性组体系结构允许推迟日志文件重放,使管理员无需磁带能够执行时间点数据库恢复。组织可以完全依赖其高可用性基础结构而不是磁带备份来从故障中恢复,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其运行成本。
传输恢复能力:Exchange Server 2010中的传输服务器具有内置保护功能,可以避免磁盘或服务器故障造成的消息队列丢失。服务器在每个邮件项目交付到组织中的下一跳后保留该项目的“影子”副本。如果在报告交付成功之前后续的跳点发生故障,邮件将通过不同的路径重新提交。
联机邮箱移动:管理员可以在数据库之间移动邮箱,而用户无需脱机。在进行转移的同时,用户可以连接到他们的邮箱,发送和接收邮件。这样使得管理员可以在工作时间灵活地执行系统维护任务,无需等到夜晚或周末。
通过动手实验,学员们体验了Exchange Server 2010易于部署、集成群集管理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