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作为IT行业最先进技术领域代表之一的英特尔和有着"中国云计算坐标"之称的云基地在京举行新闻发布,宣布双方全面战略合作正式启动。根据协议,云基地与英特尔中国将各自发挥其在技术、政府、用户等方面的优势,共同致力于中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建设。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伯旭、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博士、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和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签署战略合作书
根据战略合作规划,双方将通过各自分支机构建立"云先进方案中心"、联合拓展中国市场、共同投资云计算产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和英特尔全球副总裁杨叙先生在云计算的整体认识上达成了共识,这也促进了英特尔和云基地的深入的合作,英特尔在云基地已经与超云等多家公司进行了深入合作,从服务器的研发、设计、开发,到后来的数据库,到现在到"云箱",包括今年云手机,云软件、云方案都已经开始了产品的研发工作。杨叙表示,云基地的布局非常完整,对未来的云计算的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规划方向,这些都是促成双方深入合作的一个有力条件。
杨叙:未来的机遇在智能终端
在谈到与云基地的合作细节上,杨叙表示,针对未来服务器很多关键的技术,像功耗管理、虚拟技术,未来的大数据管理,这些技术的开发、产品的开发,产品的技术研究等方面这些都是合作的很重要的一块。随之而拓展开的,是连在云上的智能终端,未来的手机、平板,甚至一些新的客户终端和更智能化的技术都将进行深入合作。在云基地可以看到的是一些小的公司开始创业,并且逐渐开拓产业链共同发展,所以英特尔愿意在云基地的平台上,就云计算的技术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英特尔全球副总裁杨叙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在云计算的背景下,英特尔如何适应云计算的发展,并且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针对这样一个疑问,杨叙给出了答案,在云计算模式下需要从更广的层面考虑产品技术,以前产品开发,很多软件全是标准化的,但到云计算时代不一样了,很多应用要集成在云端,首先是云端数据库的建设,需要考虑计算能力,功耗和虚拟化的一系列问题。云计算会更复杂,要从端到端来考虑,而且它是都牵连在一起的。同时,英特尔也看到随着用户对于终端设备的功耗要求越来越低,更多的厂商开始注重绿色节能,英特尔也开始着手加强降低功耗和提高性能的研究。杨叙强调,英特尔已经在数据中心方面有足够的优势,但是在手机领域仍然需要开拓市场。
英特尔刚刚发布了第一款和联想开发的智能手机,性能非常不错,而且功耗也非常好。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它的整体功耗降下来,相比于目前市场上同样类型高端智能手机,英特尔有足够的竞争优势,从性能上来讲,英特尔的智能手机性能将会超过市场上一半以上的同类手机性能。今年,英特尔推出了22纳米技术,2015年则会有14纳米这样的技术出来,届时英特尔的芯片不仅性能越来越强,功耗也一定会越来越低。
针对当下热门的开源领域,杨叙结合英特尔自身与开源合作的产品向记者透露了未来在这一领域的新动态。杨叙强调,英特尔是一个纯开放的平台,在任何的软件环境、操作环境都支持,英特尔在整个开源领域投入非常大,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包括英特尔支持的像linux开源操作系统,里面的很多核心技术都是英特尔提供,现在已经应用到很多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电信等一系列的应用里。所以说英特尔和整个开源的产业链有非常密切的合作,目前云计算产业链快速创新,开源领域层出不穷的解决方案,这些都给了开源一种新的活力,结合它自身的优点例如灵活性、快速性和成本上的优势等方面,对于未来在开源领域,英特尔将会推出更多好的产品。
田溯宁:与intel合作加速云基地成长
谈到跟Intel合作,田溯宁表示,对云基地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个过程中,云基地一方面是自主创新,另一方面能够稳定相结合。云基地跟Intel不仅要学习技术,也要学习Intel的创业成长精神。在今天,几乎每一个企业现在都在跟Intet芯片上有合作,希望这种合作能有个良好的开始。在谈到云基地创新方面,田溯宁讲到,云基地是否可以模拟一个小硅谷,有资本、有人才、有共同的企业,又竞争又合作,在产业链上来进行视察,这样的视察现在走出第一步,离未来的成功还有很多的路来走,但是已经看出来,当一群有理想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创造出一些产品和技术,都是早期很难以想象的,所以云基地在亦庄,在北京市的关心支持之下,确实一步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
对于云基地所取得的成绩,田溯宁讲到,这段时间的努力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将近16种产品系列,在核心的软件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在开发的项目,云平台这样的产品,从目前上来看,作为云综合管理平台,已经成为中国客户的卓越平台,无论是在中国移动还是国家电网,跟全球软件公司的竞争的情况下,中国客户首选了我们这样的云平台管理的软件。友友操作系统,利用分布式存储的大数据最近也是得到了像握云后台的支持,包括我们部队的系统也是开始使用。所以可以看到,我们的土壤逐渐肥沃,一撒下种子,它自己就生长起来了。
田溯宁表示,计算机这个行业里边,每几十年都有一次大的技术创新。四十年之前,Intel抓住了这种PC的革命,其中还有理想的创业者开始了这样的非常值得敬佩的历程。今天的云计算又是像三十年前一样,IT界又在发生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田溯宁表示非常感谢这个时代给的这些机会:赶上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机会,抓住云计算创新的机会。在北京市、在中央政府各方面的规划之下,云基地下一步要把服务器的产能做起来,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知识产权与自主品牌的服务器产能基地。
在谈到下一步云基地的动态的时候,田溯宁强调,下一步最重要的目标就是配合北京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重大的项目,这个工程目标通过第一期是20万台,逐渐要做成500万台,这样世界最大的超级数据中心,而且用最新的功能和节能技术,能够创造出不仅仅是数据中心,而是数据工厂,把数据成为未来的最主要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