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之争 英特尔与AMD的新一轮烽烟再起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8-08-27 08:59:33  浏览数:1607
06年11月,英特尔首发的5300系列四核至强处理器将处理器大战推进到了多核阶段,芯片制造商不再一味追求处理器的主频而将重心转移到多内核处理器架构,在增强处理性能的同时将功耗的增加减到最小,力求实现处理器的高能效比。在多核处理器的竞争中,英特尔抢在了前头,在07年9月AMD首颗四核皓龙处理器Barcelona发布之前的这款真空时期,英特尔迅速确立了在x86四核服务器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英特尔并没有给对手太多的喘息机会,就在AMD四核Barcelona处理器发布两个月后,07年11月,英特尔又将制程工艺推进到45纳米时代,面对英特尔的节节进逼,已经迟到近一年的AMD这时候却深陷TLB问题的泥潭,不得不推迟巴塞罗那处理器的发货,直至08年3月,采用了AMD巴塞罗那B3版本处理器的服务器系统才得以批量上市,才真正的开始和英特尔正面进行交锋。

    时逢08年秋季,两大芯片厂商又掀起了一轮多核之战,颇有些沙场秋点兵的味道。本月19日至21日,英特尔在旧金山召开了2008年秋季信息技术峰会(IDF),会上英特尔发布了新一代处理器微构架Nehalem,新的微构架的推出是英特尔“Tick-Tock”发展战略的一部分,“Tick-Tock”被称为“摆钟式”发展战略,“Tick”表示在奇数年推出更为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技术,如07年推出的45纳米高K金属栅工艺;“Tock”表示在相应的偶数年推出更为先进的微构架技术,如今年推出的Nehalem微构架。两者交替出现,从英特尔之前公布的PPT上我们可以看到按照“Tick-Tock”发展战略,英特尔将在明年推出32纳米制程技术,2010年推出新的微构架“Sandy Bridge”,而在本次英特尔IDF上英特尔透露已经在酝酿采用22纳米工艺的“Haswell”处理器,这款处理器有可能在2012年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