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高校中,基础网络的建设已经完成,超过92%的高校已经拥有了校园网。在此基础上,各种应用随之丰富起来。目前,全国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建成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动辄上TB级的容量需求和每年新增加的存储容量,也使大家开始考虑升级存储空间。为了节省投入,在一些高校中出现了以远程虚拟存储的方式来解决存储容量瓶颈的个例。但从性能和安全性上来说,高校自身投资存储设备,是目前的主流方向。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冲动不可阻挡,教师们的课件资源迅速增加,这些宝贵的资源,也都对存储提出了需求??以往,大家更多地关注存储容量,随着校园网内教师、学生们网络应用方向趋于多元化,对网络存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大家也开始关注存储设备的性能。
校园信息化带来了校园内各种信息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校园内各种管理系统储存的信息,需要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存储设备。
各层次的学校遍布全国,这是一个庞大的行业,较大的基数决定了我们教育行业的采购能力。如今看来,各类学校已当仁不让地成为国内存储市场的主力采购大军之一,大家的采购理念也正在走向成熟。正因为如此,各路存储厂商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教育行业。资料显示,在未来几年中,教育行业的存储应用也将是各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但是,各类学校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采购能力有强有弱,于应用环境而言,对产品性能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大家更多地考虑如何挑选更适合自己的产品架构、技术标准,以达到预期的投资效果。
在具体的设备选型中,投资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东北某大学最初使用了光盘塔作为存储介质,但在应用中,由于该校使用卫星电视接收设备接收视频课件,这些内容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光盘塔无法完成任务。为此,学校不得不升级存储空间,引入新设备。这样,最初对光盘塔的投资就成了错误的选择。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存储方案?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存储架构、产品,对DAS、NAS、SAN等存储方案,作如何考虑?图书馆、信息中心,以及其他需要信息存储的部门,对存储的需求也不一样。这些都困扰着各学校。本期以及今后几期,本刊将从多角度进行教育行业存储的相关报道,为读者解决这些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