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之争升级 中科院专家改口风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8-12-22 09:13:38  浏览数:1749
 “我不想再参与这件事情了,因此所有的采访我也不想再接受了,我认为我说过的事情,纯粹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和炮轰相距甚远,但是现在我认为,有的媒体将其变成了炒作。”昨天下午,中科院软件所并行计算实验室副主任、国家863高性能计算机评测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张云泉博士在电话里这样告诉记者。

    前两天,在“我为双核狂???AMD真双核终极PK”的活动中,张云泉博士在现场发言时表示,“在多核处理器的体系结构中,最关键的是核与核之间的协作。

    高效的通信机制是多核处理器高性能的重要保障。AMD的双核采用很高速的交叉开关进行协作和通信,这就是它设计的关键,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两个核之间资源利用比较好,并可以很容易地扩展到多核。相比之下,在英特尔的架构里面会出现前端总线的瓶颈问题,当然,这个瓶颈英特尔也意识到了”。

    此消息一出,中科院专家炮轰英特尔的报道,连篇累牍地出现在网络媒体上,使刚刚偃旗息鼓的英特尔与AMD的真假双核之争,再次显露出优劣的争辩。而发表观点的中科院专家的口风变化,也显现出双核之辩的敏感。

    ■英特尔挂出免战牌,绝口不提AMD

    昨天,张云泉博士在接记者的电话时,明显地透露了许多无奈。他告诉记者,其实所说的观点是综合了多家研究机构的观点,并非完全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而且,他认为由此媒体就把标题变成“炮轰”,显然是为了炒作。张博士告诉记者,他将再也不会参与此事的讨论。

    此事之所以触碰了媒体人的敏感神经,还是因为前一段时间两大竞争对手之间的口水战,也使当时IT业的真假双核之争吵得沸沸扬扬。去年中旬,AMD首次宣称,其用于服务器和台式机的双核处理器产品为“真双核”架构,以与英特尔的产品进行区分。而从那开始后的一年内,AMD一系列围绕“真双核”的市场营销活动由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