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基础软件业迈新步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8-12-28 09:03:50  浏览数:1464
小而散的中国基础软件业有了“做大做强”的举动。总部位于上海的中标软件日前获得一笔2亿元大额注资,使其原本5000万元的注册资本一下子扩增4倍,成为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整体解决方案于一体的国内最大供应商。

  这笔战略投资主要来自央企???中国软件(600536,股吧)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而“中软”的母公司就是我国最大的国有IT企业???中国电子集团(CEC)。此前,中软刚刚斥资3027万元,成为另一家基础软件商“达梦数据库”的头号股东。上海中标软件副总裁刘文清透露,公司将通过进一步兼并行为,整合同业,加大研发,实现跨越式发展,员工规模预计扩张3倍左右。
    
    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已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列为16个重大专项的头号专项,并进入了全面启动期。这个业内称为“核、高、基”的专项中,仅“基础软件”一项,“十一五”投入就高达33亿元,再加上地方资金1:1配套,将在两三年内完成投资布局及应用市场培育。据了解,基础软件相关专项涉及计算机和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及软件开发的“通用零件”???中间件,这条“四位一体”的基础软件产业链,对我国IT业具有长效引领和拉动作用,并具有高回报率。刘文清说,低价、易用性、本地化服务是国产正版软件的优势。

  统一标准,成为国内基础软件业集结方式。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制定的“电子文档读写接口标准(UOML)”,最近被批准为一项国际标准,成为中国软件行业首个国际标准。有了它,不同格式的文档就能在不同办公软件之间打开、编辑、另存,打破微软Office文档形成的“读写接口垄断”。长期致力于推行自主文档标准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中国掌握了这些标准,就能真正掌握信息资源,不再依赖跨国公司,这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非常重要。目前,这一标准已有汉王、紫光、红旗等多家国内厂商的软件产品支持,并开始在国内重点行业试点应用。政府采购的办公软件也都采用这种标准化接口。

  国产基础软件应用

  推进联盟在沪成立

  国产基础软件应用推进联盟前天在上海成立,20多家产学研相关机构成为首批理事单位。以电脑操作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软件是各类应用软件的加载平台,也是整个软件产业的重中之重,但此前一直没有相应的产业联盟来推进应用开发,国内庞大市场主要被国外软件占据。

  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下,中标软件、达梦数据库、普元信息、锐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厂商,华东计算所、上海计算所、东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华腾、万达、宝信等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均加入了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