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双方各抒己见 SSD企业级应用仍存争议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9-05-05 09:40:14  浏览数:1398

  曾几何时固态硬盘驱动器在消费电子技术领域引发了轰动效应,而现如今这项全新的存储技术也朝着主导企业级存储市场的方向一步步迈进。正如伯顿集团(Burton Group)分析师Gene Ruth所言,“做好存储生态系统发生瓦解性大变动的准备吧”!倘若一股势不可挡的挑战朝IT机构汹涌袭来,那么这个预测中的如此具有革新性的力量是已经近在咫尺抑或尚需时日?惠普公司StorageWorks部门技术专家Jieming Zhu表示,惠普公司非常认同业界观点,即固态硬盘驱动器最早于明年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预见到该趋势的惠普因此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展开密切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出更具创新意义的固态硬盘存储技术解决方案。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下)与传统硬盘的结构完全不同

  是否选择固态硬盘这是个问题?

  Ruth表示,“整个存储业界局限在传统硬盘驱动器概念中似乎由来已久,因此很难跳出这个条条框框来思考问题。而固态存储驱动器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规则改变,带来了存储领域中全新的思考方式。最终固态硬盘驱动器改变了最基本的架构。传统的RAID可能不会得以应用,总线速度太慢、driver stack(驱动栈)有着太长的延迟,文件系统无法合理利用这些,波形因数不会得到应有,性能也非线性等等,这是一个崭新的胜者为王的世界,我们届时会看到厂商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存储厂商都在绞尽心思挖掘如何围绕固态硬盘存储技术大做文章,是采取稳定而保守的渐进方式还是一步到位的巨大跨越。当然无论存储厂商做何种选择,我们今年都看到了一些有趣的新型产品。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依然是讨论的中心:究竟是优先开发固态硬盘驱动器的性能提升和功能增强还是将重点放在运营成本控制以及性能功耗比预期上。分析师Ruth则希望存储厂商能够看重后者,当然单位价格也不是唯一的因素。

  英特尔公司NAND存储部门营销总监Troy Winslow表示,在特定的应用领域,固态硬盘驱动器的性能可能会是传统硬盘驱动器的50至100倍之多,诸如每秒读写操作数、空闲时与激活时较低的能耗等意味着固态硬盘驱动器将会带来更强的性能表现和更低的电能损耗。

  用户对整体成本因素(购买成本和运营成本)的考虑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所谓的单个购买成本(产品单价),这是用户在对于固态硬盘驱动器的使用更具远见和理性的必然选择。最终购买固态硬盘还是出于强制性的资金投入考虑。固态硬盘存储技术、SATA技术以及高级服务型软件特性的结合改变了客户评价和安排存储成本投入的计划。

  赞成方

  高效能。固态硬盘驱动器的采用能够降低诸如磁盘阵列、服务器以及笔记本电脑等IT设备的能耗,此外还有着相当可观的性能和环境友好性的提升。

  低延迟。固态硬盘驱动器补充了传统硬盘驱动器的不足,可以允许用户自动移动不同驱动类型的动态数据块,通过频繁访问固态存储驱动器中的Tier 0、动态地将静态数据移动至较为便宜的,低级别的存储之中。通过向固态硬盘驱动器整合这种动态分层式存储特性,终端用户仅仅只需要根据动态数据块来购买相应的驱动器,无需购买整个的存储驱动器。

  AMCC高级副总裁兼存储业务部门总经理Russ Johnson预测表示,“它创建了一个Tier 0存储环境,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看到Tier 0到Tier 2的存储架构。目前AMCC公司正在和固态硬盘制造商展开合作以此保证RAID控制器能够充分利用固态硬盘驱动器,此外在性能不受影响前提下允许混合存储,我们相信固态硬盘驱动器将会在2009年找到自己的归宿。”

  经久耐用。固态硬盘驱动器的设计使其能够在70摄氏度高温下的极端环境下工作。由于固态硬盘内部没有机械活动部件,因此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硬盘驱动器而言要更为耐用、不易损坏并且更为安静,而传统的硬盘驱动器则对于任何人为或者非人为的震动显得过于敏感。

  对非结构性文件的控制。目前非结构性数据不可思议的激增对存储和数据管理应用程序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高性能同一网络存储系统供应商BlueArc公司产品营销部及业务拓展部门高级总监Jon Affeld表示,“我们目前看到了专门性存储系统需求的增长,这其中包括为用户带来在数据生命周期内管理非结构性文件所需要灵活和控制的存储介质。短时间内,这将被用于快速访问高需求文件的强大缓存层。随着数据管理应用整合有更为强大的搜索、归类、归档以及恢复功能,我们预计固态硬盘驱动器的使用也会变得更为复杂。”

  操作系统兼容性。目前所有的固态硬盘驱动器厂商都提供了与现有存储系统操作系统软件栈相互兼容且互操作的输入输出存储协议。

  部件商品化。Fusion-io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David Flynn表示,这事一个典型的“亚当史密斯式的市场演化”,曾经单一垂直的整合式供应商则变成了一个分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人专门提供零部件,有的人则专门负责整合这些部件(增加一些附加值)。这个市场逐渐演化成一个包括有不同层面众多厂商的竞争,共同推动价格的下跌。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发生市场的演变,但是考虑到处理器和存储部件性能呈几何增长态势的差距,NAND闪存几何式的价格下降将会带来受惠于成本率的“摩尔定理”效应,而这个过程要比人们设想的快很多。

  反对方

  固态硬盘驱动器使用周期的质疑。作为目前绝大多数固态存储产品的技术根基,NAND闪存在嵌入式处理器、软件以及超大容量上有着写入次数的极限。尽管固态硬盘驱动器厂商已经想法设法应对这个问题,但是不可避免使得整个基于固态硬盘系统必须经过大量测试和认证这一环节。目前固态硬盘驱动器使用周期测量标准的缺乏是一个重大的障碍。

  固态硬盘存储技术依然处于成形阶段,不是特别完善。惠普以及包括英特尔和SUN在内的业界重要厂商都未预测固态硬盘驱动器能够在企业领域取代传统硬盘驱动器。正如其他新兴技术一样,固态硬盘存储依然处于测试阶段,在趋于成熟进入企业领域之前,有很多因素和挑战需要固态存储厂商一一应对以求解决。

  并非所有人的最好选择。固态硬盘驱动器并非适合每一个人,仅仅是对于那些追求高性能、密集式I/O操作;能耗成本敏感或是对环境友好的企业领域之中。惠普公司预计固态硬盘驱动器会被用于均衡存储部署中额外的性能层面。

  广域网(WAN)优化方案提供商Mazu Networks公司首席技术战略师Charles Kaplan则表示,固态硬盘驱动器更为昂贵。固态硬盘驱动器价格更为昂贵,容量也比较小一些,此外相对于传统硬盘而言写入生命期极限也较为有限。但令人庆幸的事这些缺点都会得以解决。

  考虑到上述种种不足和缺陷,各大公司的首席技术官也非常谨慎。目前在企业领域,在与传统硬盘驱动器PK中,固态硬盘所带来的速度,稳定性、高效以及低能耗的特性使其成为存储领域的一项重要的突破,但是一些重量级的厂商也才刚刚意识到固态存储技术所带来的市场机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