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云计算应用从何入手?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9-06-10 08:39:17  浏览数:1209

云计算2009年仍然延续了它在2008年的热度,不难预料,运行在云上的应用(以下简称云应用)肯定会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不得不考虑或者参与云应用的开发。

云计算的本质是通过互联网访问应用和服务,这些应用或者服务通常不是运行在自己的服务器上而是由第三方提供。对云的开发者而言,在云计算模式下,尽管部署应用时无需关心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开发员不能用以前熟悉的方式调用数据库、应用程序呈无状态特性以及必须采用不同的开发框架等。

无状态应用和服务器宕机

“开发云应用最大的挑战是,软件必须能根据应用的需求自己调整和提供所需要的资源。”Sun云计算部门CTO Lew Tucker说,幸运的是,借助云平台提供的API,云应用的开发人员可以从云的提供方申请更多的资源。

开发人员还必须进行冗余设计,要认识到很有可能在“云”中的服务器只是普通的服务器,微软Azure云平台副总裁Amitabh Srivistava说,“很有可能服务器会出问题,因此,你必须在开发云应用时考虑冗余。”

开发云应用时还必须考虑到Web应用的无状态特性(无状态性是指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不必保存对方的详细信息,服务器只需要处理当前请求,而不必了解所有的请求历史?编者注),Srivistava说,“如果你的程序要求保留状态信息,程序在运行过程中肯定会出问题。云计算的模式是,如果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就终止它,然后另外再启动一个程序。只有保证每个应用程序的运行都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状态无关,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Srivistava进一步解释说,例如,在云中没有本地磁盘这个概念,也没有注册,在无状态的应用中,这些参数都要被封装起来打包在调用的参数中。

Sun公司Tucker提醒说:“无状态保证了应用程序简单,但是,要开发出真正有趣而且好用的应用又需要一些状态信息,比如我们必须保存用户的信息以免要求用户不停地登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数据库或者其他一些什么东西来保存状态的原因。”但是,有部分云上的应用(如Web的前端)需要根据访问量动态地进行调节,必须是无状态的。

云应用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别运行在云的不同地方。例如,一个应用程序的表现层可能运行在Facebook,而其存储部分可能运行在亚马逊的弹性存储服务(S3)上,其应用程序的逻辑部分又可能运行在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

“而以前程序员开发的程序都运行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Tucker说,“这就意味着,开发云应用时必须重新考虑系统的架构,特别是要考虑云应用的大规模特性,不仅是用户数量大,而且计算资源分布也很分散。”

Tucker补充说:“也不要把云应用想得多么神秘。其实没有什么诀窍,要开发可扩展的云应用,需要仔细地设计和规划。”

不过,云平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帮助。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使用Google App Engine来开发某些特定的应用时,程序自然就具有了可扩展性,无需开发人员考虑。有时候,我们可以使用某些设计模式,这些设计模式可以用来为应用程序提供扩展能力。例如,亚马逊弹性计算云(EC2)的Multiple Availability Zones,开发人员在这里可以把一个应用部署到多个地方运行。

“以前,只有大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Kay Kinton公司的发言人说。EC2有一种称为弹性IP的功能,它能快速建立一个互联网地址的映射,把准备发送给失败的应用实例的请求转给一个有效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