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间隙填充
正睿科技  发布时间:2009-12-15 10:00:41  浏览数:1893

    12月9日下午,英特尔高级院士、英特尔架构事业部首席技术官、中央架构与规划部门总经理庞思立(Stephen S. Pawlowski)在英特尔北京办公室召开的媒体沟通会上,阐述了英特尔架构与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庞思立重点介绍了即将问世的Westmere处理器和未来的Sy Bridge处理器,英特尔对硅光子的研究进展,以及开放能源计划。而针对近日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的Larrabee处理器取消的消息,庞思立没有正面评价,只是告诉在座的媒体记者,“有关Larrabee的路线图将在明年后期公布,我不方便透露太多。”


庞思立: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庞思立介绍英特尔架构与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庞思立同时还评价了安腾处理器市场,他认为目前安腾市场发展健康,几个月后英特尔就会推出新一代的安腾处理器。未来安腾的内核数量将会不断被刷新,芯片中集成的晶体管数会更多。

    英特尔“钟摆”继续嘀嗒前行

    “钟摆Tick-Tock(工艺年-构架年)”是英特尔在2006年提出的针对其芯片技术发展的战略模式。Tick指每隔两年的奇数年推出更小、更先进制程的处理器;Tock指每隔两年的偶数年推出新架构的处理器。英特尔的芯片“钟摆”就此循环往复。

庞思立: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英特尔“钟摆”模式

    遵照“钟摆”模式,明年初英特尔会发布代号为Westmere的处理器,这是“Tick”。Westmere将是第二代Nehalem处理器,同样是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桌面级PC市场。Westmere处理器将采用32纳米的制造工艺,除了拥有6个核心外(核心代号Gulftown),还拥有12MB的三级缓存,而且同样支持多线程技术。

    首款Westmere系列处理器代号为Clarkdale,并不是面向超高性能市场推出的,而是一款面向主流消费市场的处理器产品,并集成有显卡。由于Clarkdale集成有内存控制器以及PCI Express,因此配套主板将不再需要配备北桥芯片,而是与Intel 5系列芯片组直接连接。

    而后,英特尔还将推出代号为Sy Bridge的处理器,这是“Tock”。该处理器同样采用32纳米工艺制程。Sy Bridge是Nehalem架构的继任者,也是其工艺升级版,从45nm进化到了32nm。

    32纳米Sy Bridge中的四核心型号已在今年6月初流片成功,全面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图形核心和北桥模块,配备8MB三级缓存,预计发布时主频将达到3.0~3.8GHz,而功耗只有85W。

    庞思立表示,英特尔会继续按照摩尔定律的指引,在“钟摆”模式下给客户带来全面的创新,使得处理器性能呈复合指数提高。

    凌动处理器进入下一代

    庞思立还介绍了英特尔次级平台架构??凌动处理器。自2008年3月凌动处理器问世以来,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凌动处理器体积虽小却功能强大,足以在新的互联设备上实现丰富庞杂的互联网体验。”庞思立表示。

    2010年,下一代的凌动处理器Pineview也将问世。它基于45纳米制程技术,进一步增强了凌动平台的灵活性与可伸缩性,其在单板设计中实现了单核和双核之间灵活扩展,从而赋予凌动处理器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庞思立: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凌动处理器发展路线图

庞思立: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CPU和GPU走向融合

    硅光子:解决芯片间通信问题

    此前英特尔声称,硅光子将是未来10年3大支柱技术之一。英特尔将硅光子定位于解决该公司称之为“芯片间信号问题”的划时代对策。所谓芯片间信号问题,就是指如何确保层叠的晶圆之间或者各晶圆与内存之间的布线带宽。过去的通信用光学元件大多使用InAs等叫做“III?V族”的化合物,成本非常高。英特尔认为,假如能够利用长期以来积累的CMOS技术在硅晶圆上形成光学元件,就能在低成本条件下实现大带宽的芯片间布线,因此英特尔一直都在从事硅光子的研究开发。

庞思立:英特尔架构和技术"嘀嗒"前行

英特尔硅光子研究方向

    庞思立表示,英特尔希望将硅光子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用途,包括芯片间通信、底板布线与显示器之间的连接、数据中心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化学分析,以及医疗激光元件等领域。

    积极投资智能电网

    电网智能化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英特尔也积极投身其中。英特尔还与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整合高性能计算与嵌入式技术,采用英特尔架构服务器进行电网建模和模拟,实现网络隔离与发电站自动化。

    从时间上看,英特尔也是智能电力领域的较早实践者。早在2005年,英特尔就开始在美国与当地供电局和电表厂商合作,创建了基于英特尔电脑的住宅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使用现有的住宅自动化组件。通过该系统,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对自己住宅的电能进行监控和调整。

    对于一套全新的技术来说,开放标准对于集成智能电网至关重要。为了推动开放标准,英特尔推出开放能源计划,致力于加快包括智能电网在内的集成与协同。

    “通过‘智能能源’技术的研发、开展智能电网试点计划及其部署与公共部门展开合作,以及由英特尔投资事业部进行战略风险投资,英特尔对智能电网的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英特尔作为IEEE的主要成员,将借助众多专家小组之力,利用无所不在的IEEE标准来制定智能电网的标准,从而加速智能电网走向现实的进程。”庞思立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