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之所以受到电脑爱好者的喜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它属于自由软件,用户不用支付任何费用就可以获得它和它的源代码,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它进行必要的修改,无偿对它使用,无约束地继续传播。另一个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并且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无需担心病毒的侵袭。
1、SUSE Linux 11 SP1
SUSE于1992年末创办,2004年1月,Novell公司对其完成了收购。SUSE包含了一个安装及系统管理工具YaST2。它能够进行磁盘分割、系统安装、在线更新、网络及防火墙组态设定、用户管理和其他更多的工作。它为原来复杂的设定工作提供了方便的组合界面。
Novell公司在2006年首次推出SLED 10,在2009年3月份又推出了升级版SLED 11。SLED 11是一款功能强大的Linux企业桌面操作系统,甚至有人称SLED 11是唯一能替代Windows的桌面操作系统。今年Novell针对用户需求又推出了SLED 11 SP1。
图: SUSE Linux 11立方体效果
推荐文章:Novell SLED 11 SP1:最完美的企业OS
下载地址:http://download.opensuse.org/distribution/openSUSE-stable/
2、Fedora 13
Fedora和Redhat这两个Linux的发行版联系很密切。Redhat 自9.0以后,不再发布桌面版的,而是把这个项目与开源社区合作,于是就有了Fedora 这个 Linux 发行版。Fedora 可以说是Redhat 桌面版本的延续,只不过是与开源社区合作。
图:Fedora 13界面
2003年9月,红帽公司 (Red Hat) 宣布不再推出个人使用的发行套件而专心发展商业版本(Red Hat Enterprise Linux)的桌面套件,但是红帽公司也同时宣布将原有的 Red Hat Linux 开发计划和 Fedora 计划整合成一个新的 Fedora Project。Fedora Project 将会由红帽公司赞助,以 Red Hat Linux 9 为范本加以改进,原本的开发团队将会继续参与 Fedora 的开发计划,同时也鼓励开放原始码社群参与开发工作。
Fedora承继了Red Hat Linux的安装接口Anaconda、桌面环境(同时包含Gnome和KDE)、包管理器RPM、多国语系支持以及许多设置工具,所以习于使用Red Hat操作系统的用户会感到相当熟悉,也因为如此,Fedora用户在转移至RHEL、CentOS等系统时较不会面临太多差异。
最新版本是Fedora 13,新功能主要改进包括:
-流水线式安装器 Anaconda 安装工具的用户界面得到改善,简化了安装时对于存储设备和分区的管理。
-打印机驱动自动安装 RPM 和 PackageKit 得到改善,当你连接打印机时将自动搜索软件仓库并安装对应驱动。
- 预装了 Shotwell 照片管理,Deja-dup 数据备份,Pino Identi .ca/Twitter 客户端和 Simple Scan 扫描工具。另外现在也可以用 Palimpsest 磁盘设备程序方便的管理 LVM 和 RAID 了。
- NetworkManager 添加移动宽带、蓝牙和命令行管理界面支持 NetworkManager 现在是一站式的网络连接配置中心,无论使用何种联网方式。这次它不仅可以显示移动宽带信号强度,还添加对于蓝牙拨号的支持。所以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改进的 图形化界面或者新增加的命令行界面访问。
- 色彩管理:通过全新的 gnome-color-manager 组件,可以对打印机、扫描仪以及显示器的色彩进行调整,保证打印或扫描的色彩和在显示器上看到的一致。
-改善 iPod 系列设备支持 新的 Apple iPod 、 iPod Touch 和 iPhone 都得到了libimobiledevice 的支持,可以使用照片管理软件和音乐播放器如 Rhythmbox 进行管理了。
-实验性的用户管理界面 用户帐号管理工具得到了完全的重新设计。
推荐文章:Fedora 13难道真能取代Ubuntu?
3、Ubuntu 10.04
Ubuntu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Linux操作系统,Ubuntu 囊括了大量从 Debian 发行版精挑细选的软件包,同时保留了 Debian 强大的软件包管理系统,以便简易的安装或彻底的删除程序。与大多数发行版附带数量巨大的可用可不用的软件不同,Ubuntu 的软件包清单只包含那些高质量的重要应用程序。 注重质量,Ubuntu提供了一个健壮、功能丰富的计算环境,既适合家用又适用于商业环境。本项目花费了大量必要的时间,努力精益求精,每6个月就会发布一个版本,以提供最新最强大的软件。
图:Ubuntu10.04界面
Steve Langasek终于宣布了Ubuntu 10.04 LTS(五年长期支持)第一个Beta测试版的发布,带来了全新的外观:主题、标识、字体、图标、壁纸、启动界面等等。
Ubuntu 10.04 Beta 1基于Linux Kernel 2.6.32.9系统内核,内核封装包为2.6.32-16.25,桌面环境是GNOME 2.30 RC(2.29.92),其他组件还有KDE SC 4.4.1软件平台、Amarok 2.3.0音乐播放器、XFCE 4.6.1、OpenOffice.org 3.2.0、X.Org server 1.7.5、GCC 4.4.3、Python 2.6.5、eglibc 2.11。
新特性方面则包括更干净和快速的启动、新式系统通知区域、更紧密的Mozilla Firefox浏览器集成、系统设置内的触摸板配置、系统通知区域集成GNOME程序、更好看的安装程序、MeMenu菜单社交网络集成(Twitter/Facebook/identi.ca)、Ubuntu One在线空间服务等等。
以上说的都是桌面版本,Ubuntu 10.04 Beta 2同时还推出了用于上网本和服务器的版本,前者和桌面版一样加速了启动时间并改进了启动体验,后者则大幅改进了企业云计算,并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做了增强。
推荐文章:看看谁更快:Ubuntu 10.04对决Windows 7
更详细的介绍和各版本安装镜像下载:
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announce/2010-March/000129.html
4、Mriva Linux 2010
Mriva 是来自浪漫之国--法国的 Linux 发行套件之一。她是由mrake和Conectiva两者发展而来的。同样她也提供免费版下载,是最易用的linux发行版本之一。现在最新版本是Mriva Linux 2010。新人推荐使用。
图:Mriva Linux 2010界面
Mriva Linux 2010.1 “春季”版提供了极受欢迎的特性,如Guest帐户,一种新的安装方法和改进了的Directory Server(一款用户身份、信息和设置集中管理服务系统)。它也随带了一些优秀应用程序,如Mozilla Firefox 3.6.6 或OpenOffice.org 3.2。流行的Opera和Chromium 浏览器也可以在其软件仓库里获取。
推荐文章:MrivaLinux2009全接触
下载地址:http://distrib-coffee.ipsl.jussieu.fr/pub/linux/MrivaLinux/official/iso/2010/
5、Debian GNU/Linux
Debian GNU/Linux,简称为Debian 是一个完全由社区人员设计和完善的,Debian项目以创造一份自由操作系统为共同目标。Debian Linux和其他Linux发行版一样,都是采用Linux内核。Debian提供了8000多套软件,它们是已经编译好了的软件,并按一种出色的格式打成包,可以供你在机器上方便地安装。这一切都可以免费获得。
图:Debian GNU/Linux
与Fedora、Ubuntu等Linux系统相比,Debian属于长周期的版本,强调稳定性,版本发布周期很长,支持周期更长。适合潜心研究Linux的朋友。
6、openSUSE 11.3
openSUSE 项目是由 Novell 发起的开源社区计划。 旨在推进 Linux 的广泛使用。 openSUSE.org提供了自由简单的方法来获得世界上最好用的 Linux 发行版,SUSE Linux。 openSUSE 项目为 Linux开发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开始使用 Linux 所需要的一切。
图:openSUSE 11.3界面
优点:专业、易用的YaST软件包管理系统,安全的AppArmor(功能和RedHat等发行版本所带的SELinux一样,各有千秋),系统本身结合了德国人的质量工程。
评价:openSUSE被评价为最华丽的Linux桌面发行版。但它的优势绝不仅仅局限于比Windows7还要绚丽的用户交互界面,其性能也绝不亚于其他Linux桌面发行版!
openSuSE不仅是优秀的桌面系统,作为中小型企业服务器也是有十分的优势的。
推荐文章:OpenSUSE 11.3:升级多项编程工具
openSuSE官方下载地址:http://software.opensuse.org/
进入2010年,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竞争愈加激烈,微软推出了Windows Phone 7,谷歌展示了Android2.1版本,诺基亚则“分身有术”,不仅有传统的Symbian,又展示了最新的Symbian3,还宣布要和英特尔联合开 发MeeGo,再加上苹果的iPhone OS、黑莓的BlackBerry OS、Palm的PalmOS,如今又新加入了三星的bada,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已近10款。手机操作系统的新旧纷争愈演愈烈,各大系统 的新机也此起彼伏,这比IT世界微软一统天下的场面热闹多了。
一、 塞班
目前占据统治地位的依然是诺基亚的Symbian操作系统,即使是在IPHONE的冲击下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Symbian操作系统在智能移动终端上拥有强大的应用程序以及通信能力,这都要归功于它有一个非常健全的核心-强大的对象导向系统、企业用标准通信传输协议以及完美的sun java语言。
Symbian作为一款已经相当成熟的操作系统,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低功耗,高处理性能;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多种UI,灵活,简单易操作等突出特点。不过随着IPHONE等操作系统的狙击其市场占有率正节节下降,已从07年的80%下降到目前的50%左右。
图:Symbian手机厂商
1、版本
Series 60 : 目前用的比较多的版本,支持MIDP JAVA和使用C++编写的.SIS扩展程序包。不失小巧体积的强力手机系列。
Series 80 : 最大特点就是像个铅笔盒(或者说遥控器……),外部有一个标准的手机操作界面,里面横向打开后有一个640X200的大屏幕,有四个功能键、N个快捷键和 一个完整的QWERTY键盘。净重通常都在200克上下,但是功能强大。可以说是最棒的商务用手机了。NOKIA自己的高层基本都用这玩意儿。
Series 90 : 使用640X320的大屏幕,除了很少的几个功能/方向键以外完全是触摸屏控制。典型代表有7710。
2、趋势
塞班至2004年的S60 V1版本开始,到2007年的S60 V3版达到高峰,与近两年市场份额开始逐渐下滑,去年推出的S60 V5也无法阻止下滑的趋势。
目前虽还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但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塞班系统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界面太古老、功能跟不上目前的潮流、系统代码过于臃肿、对触摸屏支持力度不够好。不过好处在于,系统成熟,适合简单应用。
3、优势
Symbian是一个实时性、多任务的纯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开放式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为支持Symbian的设备开发软件。
4、缺点
塞班系统市场份额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界面太古老、功能跟不上目前的潮流、系统代码过于臃肿、对触摸屏支持力度不够好。不过好处在于,系统成熟,适合简单 应用。具体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如界面单一
(2)在影音播放方面做的不好。
(3)像素提升方面开发难度大
(4)比较老的系统代码较多。
(5)采用开发语言主要是C++,学习成本高,掌握这语言的人相对少些,对企业和个人的话就无形的增加了成本和难度,当然也支持java语言的开发。
二、Windows Mobile
1、版本简介
Windows Mobile Classic,传统掌上电脑、PDA
Windows Mobile Stard,即智能手机,、Smart Phone5
Windows Mobile Professional,掌上电脑型智能手机
原形为Windows CE,后开发出适用于手机及其他掌上设备操作系统,之后又将其整合于一起。
Windows Mobile 2003 (Windows CE 4.2):加入对WiFi无线网络的支持。
2005年9月5日微软推出Windows Mobile 5.0。
2007年2月12日微软在巴塞罗那推出Windows Mobile 6.0, 内部名称Crossbow,内核为Windows CE 5.2。
目前最新版本为Windows Mobile 7。
图:Windows Microsoft
2、趋势
微软推出的WM6.1操作系统在智能手机市场里已经征战了好几个年头了,去年年末出于谷歌Android的压力,虽推出了WM6.5,但这个操作系统由于 操作比较复杂,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目前市场份额也是处于逐渐萎靡的态势。
3、优点
微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优势在于和PC的界面非常相似,给人一种亲切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六点:
1、山寨智能机,界面类似于台式机的 Windows,便于熟悉电脑的人操作。2、全明星手机,预装软件丰富,内置 Office Word, Excel, Power Point,可浏览甚至编辑,内置Internet Explorer,Media Player。3、电脑同步非常便捷,国产智能手机,完全兼容 Outlook,旗舰版 P660+结构, Office Word, Excel等。4、多媒体功能强大,借助第三方软件可播放几乎任何主流格式的音视频文件。5、触摸式操作,可与iPhone媲美。6、极为丰富的第三方软件,特别是词典,卫星导航软件均可运行。
4、缺点
1、对不熟悉电脑的人来说操作较为复杂。2、相机目前最大为五百万像素(Samsung I900,2008年)。3、对硬件要求较高。4、体积略大,许多操作需借助触摸笔。
开发语言:一般使用C++或c#,也可.net等语言开发
三、苹果iPhone
从2007年发布至今,苹果手机已经最早的iPhone一代升级到了iPhone4,伴随着硬件的升级,苹果手机操作系统也已经从最早的OS1.0升级到了现在的4.0,每年仅仅推出一款手机的苹果,能让世界为止疯狂,软件升级所带来的魅力不仅不容小觑,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图:iPhone手机
iphone4采用苹果最新的iphone os 4.0系统于6月22日在英美、日本等五个国家推出,掀起全球抢购热潮,苹果表示iphone4截至上周六全球共卖出170万部,再度刷新iphone的销售记录之余,也成为全球单一型号销量最好的智能手机。而苹果行政总裁乔布斯更形容iphone4是苹果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产品,但由于苹果的存货量不足,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乔布斯对未能买到iphone4客户致歉。
1、版本
2007年6月29日在美国上市,将创新的移动电话、可触摸宽屏iPod以及具有桌面级电子邮件、网页浏览、搜索和地图功能的突破性因特网通信设备这三种 产品完美地融为一体。iPhone引入了基于大型多触点显示屏和领先性新软件的全新用户界面,让用户用手指即可控制iPhone。iPhone还开创了移 动设备软件尖端功能的新纪元,重新定义了移动电话的功能。
2、趋势
苹果手机在2007年推出了基于自己开发的苹果手机操作系统,用于iPhone机型上面。由于在系统推出初期,苹果颠覆了整个智能手机的商业模式,使得其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井喷。(苹果手机在操作系统里内置了软件商店,提供平台来供软件开发者和使用者使用,苹果在中间提取佣金。在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初期,最大的问难来自于第三方软件的数量,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第三方软件,就会导致智能手机不智能的情况。苹果使用软件商店对软件开发者进 行激励,在短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3、优势
Ihone应用商店
苹果手机操作系统的优势在于娱乐方面,操作系统的华丽和细节的功底都是最大的优势。
4、缺点
1、不支持 Flash,价格太贵
2、没有语音识别和语音拨号
3、不能扩展存储空间。
4、不能换电池(可以到苹果店去更换电池,但是破解过的iPhone他们不换
是用Objective-C,一种改良的C语言。同时苹果提供iPhone SDK开发工具。
谷歌Android
据国外媒体报道,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正获得越来越多应用开发者的支持,进而在与苹果的竞争中取得重要的优势。Appcelerator 对2733名应用开发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谷歌Android在众多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最具长期潜力。而苹果iOS仅获得40%的支持率。
本次调查也再次证明Android在于苹果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根据谷歌公布的数据,目前市面上有约60款基于Android系统的设备和超过6万款应用,Android系统每天增加超过10万名用户。而研究公司Gartner称,Android将在2012年超过iOS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最受欢迎的移动操作系统。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 发,后由开放 手机联盟Open Hset Alliance)开发。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以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低层以Linux内核工作为基础,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 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以Java作为编写程序的一部分。另外,为了推广此技 术,Google和其它几十个手机公司建立了开放手机联盟。Android在未公开之前常被传闻为Google电话或gPhone。大多传闻认为 Google开发的是自己的手机电话产品,而不是一套软件平台。到了2010年1月,Google开始发表自家品牌手机电话的Nexus One。
1、大部分软件免费
谷歌Android最大的特色在于对互联网的支持,谷歌把自己的很多看家本领都移植到了手机上(地图、搜索),并且也提供了程序商店。目前已经有四万多种软件可供大家使用,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免费的。7 V9 t! P4 e$ P8 N4 d2 l. z9 r
2、开放
Android?的建立,是为了使开发真能够创建引人注目的移动应用程序,充分利用手持 设备能够提供的全部优点。它将是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比如,一个应用程序可以调用电话中任何的核心功能??播打电话、发送文本信息或者使用摄像头,允许开 发者能够创建更丰富的、更具亲和力的用户体验。Android基于开放的Linux内核。而且,由于使用了客户端虚拟机,使其在移动环境下内存和硬件资源 的使用更加优化。Android将会是开源的,它可以自由的吸纳新出现的尖端技术。这个平台将会持续的促进开发者社区一起努力,建立革新性的移动应用程 序。
3、所有应用程序一视同仁
Android不会区分手机的核心应用程序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它们可以 平等的享有手机性能,向用户提供广泛的应用和服务。利用基于Android的移动设备,用户能够完全的令自己的手机随自己的兴趣而定。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 替换手机屏幕、按键的风格,以及其他任何的应用。他们甚至可以命令手机使用他们喜爱的图片浏览程序,按照自己的方式浏览所有的图片。
4、打破应用程序之间的界限
Android打破了建立和革新应用程序的阻碍。比如,开发者可以把来自网络的信息集成到一个 独立的移动手机上??诸如用户的联系人、日历或者地理位置??以提供更加关联的用户体验。使用Android,开发者可以开发下面这样的应用程序,使用户 可以看到他们朋友的位置,并且当他们在临近的地方时,可以发出提醒,给他们一个见面的机会。
5、快速简单的应用程序开发
Android提供广泛而实用的函数库和工具,利用它们可以建立丰富的应用程序。例如,Android使开发者可以得到设备的位置,并且允许设备之间的 交流,使点对点的社交成为可能。另外,Android包括了全面的平台周边应用,使开发者能够高效的开发更深入性的应用程序。
总结:Android手机系统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在于其开放性和服务免费。Android是一个对第三方软件完全开放的平台,开发者在为其开发程序时拥有更大的自 由度,突破了iPhone等只能添加为数不多的固定软件的枷锁;同时与Windows Mobile、Symbian等厂商不同,Android操作系统免费向开发人员提供,这样可节省近三成成本。
主流Windows操作系统之:Windows 7
Windows 7 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操作系统。该系统旨在让人们的日常电脑操作更加简单和快捷,为人们提供高效易行的工作环境。 Windows 7简易版 ? 简单易用。 Windows 7简易版保留了Windows为大家所熟悉的特点和兼容性,并吸收了在可靠性和响应速度方面的最新技术进步。
Windows 7家庭普通版 ? 使您的日常操作变得更快、更简单。 使用Windows 7家庭普通版,您可以更快、更方便地访问使用最频繁的程序和文档。
Windows 7家庭高级版 ? 在您的电脑上享有最佳的娱乐体验。 使用Windows 7家庭高级版,可以轻松地欣赏和共享您喜爱的电视节目、照片、视频和音乐。
Windows 7专业版 ? 提供办公和家用所需的一切功能。 Windows 7专业版具备您需要的各种商务功能,并拥有家庭高级版卓越的媒体和娱乐功能。
Windows 7旗舰版 ? 集各版本功能之大全。 Windows 7旗舰版具备Windows 7家庭高级版的所有娱乐功能和专业版的所有商务功能,同时增加了安全功能以及在多语言环境下工作的灵活性。
推荐文章:Windows 7鲜为人知的5大企业级安全应用
主流Windows操作系统之: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Server 2008是微软最新一个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名称,它继承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在进行开发及测试时的代号为"Windows Server Longhorn"。
WindowsServer2008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和改进的安全技术,这些技术增强了对操作系统的保护,为企业发布Windows Server 2008正式版的运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indowsServer2008提供了减小内核攻击面的安全创新(例如PatchGuard),因而使服务器环境更安全、更稳定。通过保护关键服务器服务使之免受文件系统、注册表或网络中异常活动的影响,Windows服务强化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借助网络访问保护(NAP)、只读域控制器(RODC)、公钥基础结构(PKI)增强功能、Windows服务强化、新的双向Windows防火墙和新一代加密支持,WindowsServer2008操作系统中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增强。
推荐文章:Windows Server:最近15年的15大创新
在技术变化如此迅速的世界里,人们的讨论焦点还是会集中于项目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上。这方面做的最好的代表之一就是OpenBSD,OpenBSD操作系统在发行使用到目前为止,长达15年的时间里只发现过两次基于网络服务方面的安装漏洞。OpenBSD团队现在正忙于五月份将要发行的4.7版本。新的版本增加了很多新功能,包括更好的硬件支持,更完善的网络协议栈以及新的OpenSSH 协议特征。很高兴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其中一位开发者??Stefan Sperling,他将会分享一些他在开发中的感受。
▲
DW:你能简单介绍下自己吗?比如你的家乡以及你是如何参与到BSD的?
SS:我的名字叫Stefan Sperling,生长于德国柏林。早在20年前我就开始使用BSD的产品了,最开始时候我的桌面电脑用的是 FreeBSD操作系统,后来被介绍加入了OpenBSD开发社区。所以那时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用着两种操作系统:台式电脑用的是FreeBSD操作系统,笔记本电脑用的是OpenBSD操作系统。随后我转到爱尔兰上大学,当时我没有携带我的台式电脑,带走了我的笔记本。所以那一学期我都没有使用FreeBSD系统,但这并不是我故意要放弃FreeBSD,而是我觉得它没有完善的系统错误修复补丁管理,而我向OpenBSD提交的补丁被接受了。后来就参与到了BSD中。
DW:你是什么时候开始OpenBSD项目研究的?
SS:我是在我正在准备网络软件工程师硕士学位的时候,成为了OpenBSD的一名开发工程师的。我的硕士研究项目是改善OpenBSD使得IPv6更好的应用于OSPF协议中。那段时间我一直和OpenBSD开发者一起研究ospf6d 技术。我毕业后我的工作进度才有所放慢,但是我很怀念过去的那段时光。
DW:在你的项目中最专注的是哪部分的开发?
SS:我主要致力于ospf6d的开发,同时我也探索着怎样更好的支持UTF?8文档。那时我就是用mutt邮箱接收邮件,所以那些日子大家都是发送UTF?8格式的邮件给我。有点烦人的就是,当时OpenBSD系统不能支持mutt邮箱显示UTF?8格式的文本。这主要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系统库只能支持单字节代码。经过我的努力修改,现在已经我已经可以在mutt邮箱中读取UTF?8格式邮件了,我希望所有OpenBSD用户使用起来都可以更加方便。当然现在我们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但是我相信很小的进步会成就更大的成功。由于OpenBSD是一项开源的项目,所以我们所做的每一项修改,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这虽然很耗时,但是我们宁愿放慢改进脚步,也要保证项目质量。
DW:我们知道即将发布的OpenBSD4.7版本对于OpenSSH协议以及硬件都有了更好的支持改进,除了这两项相比于4.6版本还有哪些改进呢?
SS:对于我而言,最重要的改进是新版本中ospf6d协议是默认自动安装的。该协议还是工作在程序中,但是经过Claudio的特别修改后,用户通过简单的设置就可以启动ospf6d协议。我们很愿意回收ospf6d测试的反馈报告,最新的4.7版本强调其可移植性、标准化、正确性、安全性以及集成的密码应用技术。
DW: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有位开发者发布GNOBSD,称可以在电脑上图形化安装OpenBSD,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你认为它的发布对OpenBSD会有什么影响?
SS:这个项目像是一位开发者一项具有娱乐性又有意义的体验。但我不认为OpenBSD可以在图形化环境下安装,所以这对于OpenBSD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DW:现在的操作系统都有很庞大的代码库,OpenBSD是如何跟踪审计这些代码,确保代码的准确无漏洞呢?
SS:每次的修改都是要经过严格的审查的。我们团队中有很多的开发者都是修改代码差错高手。在我提交代码之前会有很多的人先进行审查验证,这期间会检查出很多我提交代码中的错误。
当然,整个工程始终致力于各种的安全特性,通过降低各种不小心带入系统的错误(我们都是人,不是机器)的影响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将守护进程的特权权限分开就是其中一个特性。OpenBSD系统中所有的守护进程都应是特权隔离的。例如,ospf6d程序将自己分为三个进程运行就属于特权隔离守护程序,不同进程执行OSPF协议不同的子任务,只有一个进程拥有root权限。这里有更多相关信息。
为了让系统代码保持一致性,我们会努力严格审查,不断修改错误。一般是通过简单的代码走查来帮助修复bug,更多的是提高系统代码的复用性。比如,ospf6d和OpenBSD中的ospfd、bgpd守护进程共用了消息传递代码。只要复用代码中bug被解决,所有共用代码的守护进程不会有问题了。
DW:与OpenBSD同类操作系统中有:FreeBSD, Linux Solaris,这三款都成为不错的开发平台了,你会不会觉得赶上他们会不会有点难度?
SS:Linux的二进制仿真当前只能在i386平台OpenBSD系统上运行。坦白说我并没有发现很需要它。我使用二进制仿真的唯一原因是去使用专有软件,但是我现在不用了。很多免费且开源的软件都是可以移植到OpenBSD系统上,并且运行良好。专有软件一般是不开放源代码的,所以有时候我必须要用这些专业软件时,我只选择使用Linux系统。OpenBSD的优势是在OpenBSD上编译不需要专有的驱动程序,这使得OpenBSD成为一个自由且开放的平台。
DW:加入4.7版本获得很好的下载反映,你们的下一版本又会有什么新的目标吗?
SS:我不能替代整个团队来回答这个话题。我个人的想法是希望4.8可以在支持UTF?8上会有更好的突破,当然这不是我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这还得靠整个团队的努力。此外我当然也希望在OSPF6d协议支持上会有更好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