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采用全新“酷睿”微体系架构的双核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登场,英特尔又重新回到了服务器性能的领跑者位置,而对于诸如:“Bensley平台”“Woodcrest”“双核”等等一系列陌生的名词,用户的迷惑是可想而知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双核?双核能够带来多大性能的提升?能够降低我们的整体拥有成本么?这些问题成为用户最为关注的焦点。
ZOL服务器频道前段时间做了英特尔一系列服务器平台的评测专题《笑傲三山五岳英特尔服务器全评测》,揭示了全新的双路双核平台比双路单核平台性能提升超过100%。简单的说,一台采用全新全新“酷睿”微体系架构的双核至强5100系列服务器,在CPU运算能力上相当于两台双路单核至强服务器。
Webbench CGI动态Request压力测试(橙色为双路单核至强3.0GHz服务器,粉色为双路双核至强5160服务器)
性能一下子提升了1倍以上,那么价格呢?根据经销商提供的价格,2U机架式服务器的主力军,采用两颗3.0GHz单核至强、2GB内存、3块SCSI磁盘构成RAID 5的惠普Proliant DL380 G4价格为25000元,而采用两颗双核Xeon5120(1.86GHz)、2GB内存、3块SAS磁盘构成RAID 5的惠普Proliant DL380 G5价格为27000元,让人十分意想不到的是后者的价格仅相差8%。
对比性能提升和价格提升,结果好像十分明显了,8%的价格提升换回的是100%性能提升,那么是不是我们都应该去购买双核的Xeon 5100系列服务器呢?笔者认为还要从应用来看。
让我们举3个典型的例子:
A. 刚刚创办企业的小张自己开办网站,需要购买并托管一台服务器,上面运行WEB、FTP、DataBase、Mail等应用,尽管有性能提升100%,价格仅提升8%的“诱惑”,小张真的应该购买双路双核的Xeon5100系列服务器么?
答案显然是不!新创立的企业网站由于业务量并不会十分大,需要即时处理的数据量也是如此,况且新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可能比较紧张,他甚至没有必要去购买“昂贵”的双路服务器。一台单路双核的服务器足以满足企业一至两年的业务需求,而他所花费的资金仅仅是几千元《IBM推5500元入门级服务器System x3105》。
B. 某网站的技术总监老李最近面临一个问题,几年前购置的双奔腾三服务器已经无法承载现在的业务需求,网站急需更换所有服务器,根据老李原来的计算,网站总共需要购买30台双路单核至强服务器来满足各种需求,总花费为75万元。
双核至强逐渐充满了市场,老李重新评估了采购成本,现在仅需要16台服务器就能够满足原来的业务需求,总投入仅为43.2万元,比之前的投入节省42%,这还不包括节省的托管主机的费用。
C. 某大学计算中心需要采购一个128个节点的集群系统,来满足至少两个系的分子化学和工程力学计算应用,计算中心主任老王原来的规划是采购128台1U机架式双路单核至强服务器,服务器采购成本约256万元。
通过对新双核服务器的分析,王主任决定再追加投入20万元,将采购计划换为双路双核至强5100服务器,尽管投资增加了8%,但是整个集群的运算效能提高了近1倍,原有的运算项目时间也缩短了一半,王主任正准备将计算中心进一步开放给工程设计专业的同学们。
通过上面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服务器的双核化对于性能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也对企业采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脱离了应用的采购是不明智的,也请各位企业用户在分析自身应用之后进行合理的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