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中小企业在创建初期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会努力追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包括在单一生产办公地点集中几乎所有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和数据存储。用数据库来打比方,就像在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中,通过数据规范化,减少冗余,提高效率。一个理想的数据库刚好保存信息一次,使用信息的每一个过程都会使用同一个最新副本。
然而,这样的企业在IT信息系统和数据集中的环境中潜在的瓶颈和单点故障也被集中起来。如此刚性的企业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天灾和意外(硬件故障、人为原因),其重要的运行系统、财务数据和供应链管理等就会失效损坏,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企业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
容灾,金字塔尖的盛宴?
当中小企业开始意识到容灾的重要性并急迫地四处寻找灵丹妙药时,却发现容灾的实现不仅十分复杂,而且代价不菲。似乎这只是金字塔顶端的少数大型企业的特权。其实,简单地说,实施容灾的目的就是让企业的信息服务负有容灾性或者至少具有灾后可恢复性的技术。让信息服务具有弹性的基本技术是配置“额外”易受影响的组件和流程,并建立主要组件不能运行时可将任务转移到“额外”组件上的程序。
据笔者调查了解,目前以浪潮为代表的国内存储厂商可以在主数据中心可以提供多种完善的此类技术,比如:两台或更多台服务器可以互联成一个集群。如果其中一台服务器出现了故障,它上面运行的应用会自动在一台幸存的服务器上重新启动,为用户提供几乎是连续性的应用访问。或者采用动态多路径技术。服务器到RAID子系统可以有多条“访问路径”。如果一条路径发生故障,服务器可以通过幸存路径继续访问数据。抑或采用数据同时被镜像到两个或更多磁盘上的这种方法。当镜像对中某块磁盘出现故障时,另一个磁盘会自动、透明地接替它的功能。
其实,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远程使用。集群服务器之间可以相隔很远;服务器和存储子系统可以在一个扩展的存储区域网上相互连接;而数据也可以通过多种技术远程复制,所有这些技术都可以用于实现我们的容灾方案。
评估,容灾前的必要步骤
任何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功能都可以区分优先次序。一些功能必须要有,否则企业就不存在,例如财务和订单系统。而其他功能可能非常关键,但是如果有非常严重的灾难发生,它们是可以暂缓的,比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因此,企业在做出容灾的规划之前,应当估算风险、预测可能性、评估影响、确定成本并判断不同保护措施的益处。
据浪潮存储工程师介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数据资源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对于企业运营至关重要。生产日益现代化的制造商将其生产过程自动化,从订单接受处理、物料清单生成、生产工艺调整、供应链管理到库存统计、发货运输、结算等等。很明显,如果没有“数据”,企业甚至不能进行最基本水平的运营。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如何保存一份企业运营数据以在灾后可用于恢复是中小企业实现容灾应该最优先考虑和实现的。
打造360°企业数据级容灾解决方案
目前,针对数据级容灾,浪潮存储给出了两种平民化的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助力中小企业以有限成本实现容灾。
第一种容灾方案是通过浪潮的虚拟磁带库来实现的。只要在用户的主要站点和容灾站点之间存在一条IP网络,就可以通过在两个站点分别部署一台浪潮的虚拟磁带库,利用虚拟磁带库的远程复制功能将主站点中重要系统的数据备份传输到容灾站点,实现数据级容灾。这种容灾方案实施起来非常简单,硬件投资也不高。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它们对于被恢复数据的现实性(即提供保护的时间距离)和在恢复点使数据可用所需的时间这两方面的要求更为急迫。针对这种需求,浪潮推出了基于磁盘阵列镜像的第二种容灾方案。这种方案要求两个站点之间部署光纤链路,通过在主站点和容灾站点分别配置一台同系列的浪潮高端光纤磁盘阵列,利用基于阵列控制器的远程卷镜像软件实现数据的实时同步/异步复制。这种方案通过实时记录主站点的写操作,可以动态复制主站点的数据变化实现近乎实时的数据连续复制,适用于具有光纤链路环境的中小型企业。